抗疫专区
抗议防疫专区
发表时间: 2022-04-25 09:53:41
作者: 医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
连锁药店或将迎来新的机遇,全国统一大市场下的医药零售行业
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相信,随着《意见》的逐步落地实施,一定会对未来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那么,具体到医药零售行业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连锁化率将继续提高,龙头企业规模将进一步集中
目前全国零售药店数量已经接近60万家,连锁化率57.1%,头部的几家连锁企业的门店数量均已接近1万家,营业规模基本都已突破百亿,但相对于美国TOP3连锁超过30%的占比,国内连锁药店在集中度和规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区域性特征比较强。上市公司中国大药房和老百姓大药房具备全国性布局能力,其余公司虽然成立时间近20年年,但布局区域大多为其发家地及周边地区,很少有做到全国药店布局。
而全国药店零散、集中度低的格局不利于监管机构对药品的监管,同时很多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低的单体药店和小连锁效率普遍不高,盈利能力弱,容易陷入价格战。
同时,国内连锁药店跨区域扩展经营,不仅受制于资本、管理能力等企业运营方面的因素,还受到各区域市场之间政策差异的制约。很多区域性连锁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当地“资源”,在区域市场有着***的主导地位,外来企业很难介入。
为此,政府近年来一直在精简审批环节,鼓励连锁化。2021年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就陆续取消了“限距”这个规定。“限距”是用行政命令对药店数量和布局进行调节,目的是防止无距离开店,造成无序竞争。与此同时,药店设置间距限制就是保护“落后”,不利于市场充分竞争。取消“限距”不仅可以让新药店公平加入市场进行充分竞争,也会加快药店经营者进行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零售药店的长远发展
不充分的市场竞争,***自然是消费者难以享受优质的商品和服务。相信,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一步推进,区域性的差异和壁垒会逐步被消除,这就为***的全国性连锁企业进一步成长创造了合适的土壤环境。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多家门店家数达两三万家、营业规模超三五百亿元的大型连锁药店。
值得关注的是,全国部分省市也正在进行有益探索。今年1月6日,三明采购联盟(全国)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联采工作启动,联盟指定的交易平台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亮相”,作为行业期盼已久的全国***中药(材)联采,共19个省、86个城市、9547家医疗机构参与报量,规模超过100亿元。3月3日,首批21个中药饮片品种的联采工作正式开始,据了解已有山东、宁夏、山西等多个省份下发通知进行带量采购数据填报,预计该次联采工作将在4月份完成。
全国性零售品牌、产品成长加速,专业化服务愈发重要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推进,除了会对连锁药店产生重要影响,对以零售市场为主要经销渠道的的品牌和产品同样会产生重要影响。
当下,很多生产企业在全国的市场分布并不均衡,往往两三个省的销售量就可以占到企业整体营业额的绝大比例,这种现象往往和区域的特殊政策和环境有关系,如特殊的地方医保支付制度、区域性监管限制等。
因此,很多药店从业者觉得行业是吃“政策饭”的,一个“利好”政策可能抵得过千辛万苦的努力,同样,在一个“利空”政策影响下,再怎么努力也会徒劳。因此,很多人可能认为,专业服务不太重要,品牌效应也不如有“资源”来得实在。
随着未来全国医保目录的进一步统一,区域间的政策差异的进一步缩小,原本依靠特殊政策红利生存的企业就会面临较大困难,与此同时,在品牌力和产品力方面有着明显竞争力者则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
大势之下,每一位从业者都有必要思考:眼下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什么——是在当地市场多年耕耘积累下来的各种“资源”,还是能够放到全国市场上和其他***企业同台竞技的“本领”?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