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专区
抗议防疫专区
发表时间: 2022-03-22 11:13:37
作者: 医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
官方推动,新模式诞生!药店与便利店组队卖药了
日前,《广东省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实施。
据广东省药监局披露,近日广州、东莞在全省率先发出首批试点单位在大型连锁便利店仅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本次首批试点企业有两家,为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广东德信行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广东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春悦林(广东)大药房有限公司,这也标志着广东省经营乙类非处方药跨界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和落地实施。
跨界融合
所谓“跨界融合”,即支持和鼓励属于同一集团管理的大型连锁便利店总部与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跨界融合,相互借力、节约成本、优势资源共享。在便利店设置乙类非处方药销售专区或专柜,可引领和满足社区居民24小时日常急需用药的多元化需求,推动传统药店向社区健康便利店转型。
从品种上看,据试点企业筹备,民众将可以买到清热解毒类药品,如清热祛湿颗粒等;外用类药品,如红花油、活络油等;胃肠消化类药品,如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还有日常应急类、跌打止痛类、营养滋补类等药品,药品种类丰富,满足日常用药需求。
试点工作部署以来,广东各地药品监管部门积极推动经营乙类非处方药审批告知承诺制真正落地生效,连锁门店申请《药品经营许可证》资料经所在地药品监管部门书面审核符合要求的,当日发放《药品经营许可证》。
在监管层面,广东药监局通过严格执行“七统一”管理规定,压实连锁总部对连锁门店经营药品质量的管理责任,提出连锁总部要建立巡查报告制度,一旦发现连锁门店经营的药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其他安全隐患的,及时采取停止销售、召回等风险控制措施,必要时及时向连锁门店所在地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同时,要求各地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重点检查连锁门店巡查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违反“七统一”管理规定、超范围经营、非法渠道购进以及未按规定储存药品等情形,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保障社区居民用药安全、便利。
疫情防控期间,连锁总部及连锁门店不得销售广东省局发布的《疫情期间需实名登记报告药品目录》药品,连锁门店的疫情防控要求应当参照便利店行业规范要求执行。
如何打破边界?
如何打破边界,实现药店与便利店的融合自然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据官方披露,作为政策试点,广东德信行大药房将通过直营模式在华润万家商超内独立开设直营门店,严格执行药品零售连锁“七统一”。该组合属于连锁药店在大型连锁商超设置乙类非处方药销售专区的试点,也是华润集团为响应国务院“放管服”改革,以《广东省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依据而孕育的“润德万家”项目之一。
万家和德信行均属于华润集团管理企业,分别归属于大消费和大健康业务领域。作为大型连锁商超,华润万家人流量大,目前其广东公司门店数量785家,其中深圳大型超市门店44家,社区超市门店+便利店254家,广州大型超市门店35家,社区超市门店+便利店154家。
广东德信行大药房表示,与万家的跨界融合,可凭借广东德信行大药房在大健康赛道上丰富的厂家和优质的药事服务,不断引入远程药学服务系统、用药需求服务系统、信息化设备,配套营养知识教育、身体情况监测、疾病基因早筛、送药上门等专业药学延伸服务,为华润万家注入顾客健康管理助手的功能,携手打造一站式大健康、大消费服务体验。
另一个组合“美宜佳+春悦林”将通过药柜的形式进行试点。据了解,美宜佳控股有限公司由东莞市糖酒集团控股,是在美佳超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连锁便利店企业。作为广东省门店数量最多的便利店,美宜佳在全省开设了17000家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万多家门店中,约有8600家门店实现24小时营业,这也为后续铺开乙类非处方药销售奠定良好基础。对此,美宜佳方面表示,将通过该试点,充分发挥大型连锁模式对门店药品质量管控的优势,加快推动传统药店向社区健康便利店转型。
收割流量的盟友?
药店与便利店的“牵绊”要从2018年说起,彼时北京发文推动便利店售药并进行试点,让药店“如临大敌”。但事实证明,便利店卖药更多的是行业的导向之一,对于药店的整个格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与此相反,便利店有望成为药店抢占“一刻钟生活圈”流量的好帮手。
近年来,商务部等部门多次提出,要在城市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积极推动商业资源下沉社区,着力补齐社区商业发展的短板,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的便利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
从多地发布的方案看,药店、便利店也被列入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基本保证类业态。
不过相比药店,便利店在政策、门槛、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社区覆盖面广,此次广东试点的华润万家与美宜佳就拥有强大的社区网络覆盖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药店主动进入便利店行业,便利店卖药不仅增加了药店的销售渠道,而且比纯粹的便利店更专业、更有保障。而且,便利店的生活便利品与药店的商品结构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同一品牌的药店+N个便利店就能够覆盖当地社区的生活服务。
此次广东试点的融合模式在推动便利店与药店等商业模式融合发展的同时有望强化零售药店的“社区功能”,实现经营成本的节省、社区流量的收割。
一方面,随着政策的不断松绑,医药零售行业已经进入高度竞争的阶段,这种模式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证开药店、取消限距、备案制等等政策的落地,开办药店的门槛越来越低,必然会带来更大竞争,这从药店数量不断创新高可见一斑。 除此以外,业外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其中,医药电商特别是医药O2O的冲击尤为明显,医药O2O送药到家的服务能够被市场接受,就意味会有更多消费者选择这个服务方式。
此外,社区药店还面对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个强劲对手。 在一个人口相对稳定的生活圈里,越来越多市场主体“卖药”,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市场压力。虽然同行之间未必就是冤家,但想办法“活下来”是最重要的,强敌环伺之下,便利店更像是“同盟”而非竞争对手。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