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1-08-20 09:49:49
作者: 医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
***卫健委发大文件!关系所有药店
长处方来了!
8月12日,***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下称《通知》)。
该文件共分为7章43条, 重要明确了长期处方的适用对象、开具长期处方的医疗机构等实施主体以及开具的主要流程等,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有判断认为,药店将成为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方。
长处方最长不超过12周
《通知》明确长期处方适用于临床诊断明确、用药方案稳定、依从性良好、病情控制平稳、需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治疗慢性病的一般常用药品可用于长期处方。如何制定长期处方药品目录,亦有了答案——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长期处方适用疾病病种及长期处方用药范围。
《通知》提出医疗机构开具长期处方,鼓励优先选择***基本药物、***组织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以及***医保目录药品。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不得以费用控制、药占比、绩效考核等为由影响长期处方的开具。
此外,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易制毒药品、麻醉药品、***类和第二类精神药品、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结核等慢性细菌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除外),以及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药品不得用于长期处方。
对于长处方时长,文件也做了明确规定。根据患者诊疗需要,长期处方的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根据慢性病特点,病情稳定的患者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2周。超过4周的长期处方,医师应当严格评估,强化患者教育,并在病历中记录,患者通过签字等方式确认。
医师开具长期处方后,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在医疗机构或者社会零售药店进行调剂取药。随着长处方政策推行,其将与分级诊疗相辅佐,处方下沉加速。
文件的发布进一步印证了***促进处方外流、医药分离的长期政策导向,对零售药店的发展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监管已跟上网售处方药放开的步伐
之前,医生在进行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时,经常面临的尴尬是在现行医保制度下,医生如果给患者开具长处方导致单张处方金额过高,则有被认定为不合理用药的风险;如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开具7日处方则要面对无法满足患者用药需求的事实。基层医生为求平衡,一般会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在注明情况后,给符合要求的慢病患者开具15天的处方。然而,每半个月患者就得上医院排队看病、买药依然给患者用药带来了不便。
今年4月1日,***卫健委发布了《关于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规定:“根据患者诊疗需要,长期处方的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慢性病特点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2周。超过4周的长期处方,医师应当严格评估,强化患者教育,并在病历中记录,患者签字确认”。
长处方背景下,患者确实可以减少来回奔波的麻烦。
然而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在线上诊疗、处方外配、医保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方便了就医和购药。
与传统零售终端相比,网售处方药高效便捷、交易成本较低,近年来供需两端发展迅猛。然而,网售处方药可不是“你”想买“我”就卖。网售处方药“开闸”,也绝不意味着医药电商可以任性。
药品的特殊性以及网络购药的复杂性,决定了监管的特殊性。这两年,医药电商包括网售处方药接连迎来政策利好,***医保局对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医药打开了医保支付的大门,允许医保为慢性病等复诊买单。***药监局再次就《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打开了网售处方药的大门。
应该说,在网购普及的今天,处方药网上销售,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便民利民之举。尤其对于每个月都要上医院开药的慢性病患者和因各种原因不方便去医院的人来说,确实是非常贴心的。
药店如何接住处方外流这块馅饼
疫情倒逼医药改革机制加速推进,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全业态、全渠道、全场景的产业链结构的重塑与创新。
有业内人士分析,处方药在零售端潜力非常大,对于零售药店,影响处方药销售的重要因素,包括处方来源、支付方式以及药师专业能力,在他看来,药店可提供给消费者专业及便利的配套服务。
总体来看,零售连锁药店想要承接处方外流这一波又一波的红利,***:院边店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承接到外流处方的终端之一,零售连锁巨头纷纷抢占院边店市场先机;第二,调整品种结构,加快建设专业药房;第三:跟随医疗场景转移,布局“互联网+”;第四,受益处方外流,积极争取医保统筹资质,由于全国多地区逐步推广了慢病长处方政策,医疗机构可根据情况对慢病患者开具长处方,患者凭借处方去医保定点零售药房自主取药。慢病医保统筹账户对零售药房放开为处方外流奠定了良好的支付基础,区域龙头连锁药店因专业化服务和规范化经营,更易成为医保定点药房;第五,多元合作,寻求发展新高地。
处方外流是一个系统性行为,涉及医疗改革、药品流通及零售渠道调整、经营结构转变、医保政策调整、医疗服务方式转变、患者意愿转变等方方面面。对药店来说,强化自身平台、品种、服务能力建设,练好内功是生存之基;提高处方满足能力,参与建设处方流转平台与处方无障碍流转渠道,构建或参与政、医、商生态圈是发展之要,以上每一项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零售主体只有练好内功,才有争取外部多元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