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然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 2020-06-05 11:03:05
作者: 北京医然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 62
今日芒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场人生一场圆满
芒 种 农 事 忙
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芒种的原义,即有芒刺的谷物可以开始种了。
虽说芒种是“亦稼亦穑”的节气(稼,种植也;穑,收获也),小麦于芒种成熟,也于芒种收割,但芒种的侧重点仍然在种,而不是收。如果重点在收,那么芒种就应该叫“大满”了,形容小麦灌浆结束,谷物充实。
以芒种易大满者,因时物兼人事以立义也。盖有芒之种谷,至此长大,人当效勤矣。节物至此时,小得盈满,故以芒种易大满耳。
——《七修类稿》
节气于人事,总是前瞻性的,以免大家错过天时。小满提醒农人准备收麦,芒种提醒农人赶紧种新谷,如北方忙种夏大豆、玉米、花生等,南方则忙着晚稻插秧,或种棉花。
除了收获和种植外,不少农作物的管理也分毫闲不得。如棉花的防虫,南方则处于早稻追肥,中稻耘田追肥之时。
三候,反舌无声
诸书以为百舌鸟,以其能反复其舌故名。特《注疏》以为虾蟆,盖蛙属之舌尖向内故名之。今辨其非者,以其此时正鸣不知失者也。《易通卦验》亦名为虾蟆无声,若以五月正鸣,殊不知初旬见形,後形亦藏矣,陈氏曰:螳螂、鵙皆阴类,感微阴而或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反舌即反舌鸟,又名百舌鸟、乌鸫。反舌鸟感阳而发,遇微阴反而无声也。这和伯劳遇阴而鸣正好相反。百舌鸟本身也是比较温顺胆小的鸟类。
百舌鸟之所以名百舌鸟,是因为它的叫声非常丰富,宛转多变,能模仿多种禽鸟的鸣叫声,宋代文同有诗曰:“就中百舌最无谓,满口学尽众鸟声。”
《本草纲目》中说百舌鸟“立春后则鸣啭不已,夏至后则无声,十月后则藏蛰”,即通过百舌鸟来反应天地间阴阳之气的消长变化——阳气长而阴气消的春天,百舌鸟就鸣叫不已;夏至一阴生,虽然天地间阳气还是很旺,但已经处于阳消阴长的阶段了,百舌鸟感微阴而无声;十月后,即立冬开始,阴气更盛,百舌鸟就很少出没在外了(伯劳、鹰隼的出没与之相反,由此可知阴阳之理在动物上的体现)。
梅 雨 季 防 霉
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
——《五杂炬》
按照这个说法,今年2020年入梅在6月8日,出梅在6月26日,断梅在7月6日。
芒种后逢丙日入梅。
——《神枢经》
第二种说法,芒种后逢***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个未日为出梅。
按这个标准的话,今年入梅在6月12日,出梅在7月15日。
当然,还有其他的历法标准,和地域有关,比如福建一带则提前到立夏后的庚日。
今人多以气象数据为入梅和出梅的标准——凡在5月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时段内,在北纬29-33°范围内,经常有地面峰系活动,且连续两周内有6天雨日,同时参考长江下游两岸,各站候平均气温基本上稳定在22°C或以上的起始日,作为入梅日。
梅雨季来之前,要做好防霉准备。古人会将怕潮的皮毛衣物埋入干燥的灰堆,书籍则会在未梅雨前,晒得极燥,放些樟脑,密封入柜,以免因霉生虫蛀。
今人在衣柜中放点干燥剂就可以预防,对于那些塑料袋封存的衣被,如果不是真空的,建议撤下塑料袋,以免里面的湿气无散发之途。
家电建议不定时地开启一会儿,有助于排潮气。通风的方法是——把朝南或东南方向,即上风方向的门窗关闭,只开启下风方向的门窗,以减少水汽进入室内。
梅雨是自然气候,没有必要特别讨厌它,我们应该顺应它,做好防潮工作就好。如果梅雨季没有梅雨,名“空梅”,反而这个地区可能会发生干旱。
出完汗立马吹风容易感冒,这是常识。出了会湿衣的大汗后,正确的做法是:避风,擦干身体,换上干的衣服。
即便你不吹风,出汗后待在无风的地方,但此时毛孔尚开,外邪还是很容易入侵的,还是很容易着凉。为什么?因为体表的汗会率先冷却,冷汗的温度肯定低于体温,那么人就会感寒邪的而患伤寒感冒,而湿汗(湿邪)捂身,又易生皮肤病。
还有就是出完汗就算换了干衣,我们也不应待在风大的地方,因为此时毛孔还是打开着的。包括在睡觉(卫阳入里)、梳头(头皮受刺激也会使毛孔打开)时、沐浴后,都要避风。
当然不少人会说自己出完汗后,没有顾忌这些,照样好好的。那可能是因为你的身体目前够好(但依然会造成看不见的伤害),也可能是邪伏于体内而一时不发。很多养生的道理在很多人看来不屑,因为它看上去不是百分之百的,但它却是防微杜渐的。
谈 谈 闰 四 月
今年按阴历月份来看共有13个月,这是因为闰了一个月,那什么是闰月呢?闰月的机制和我们公历的闰日有何不同呢?
由于我国传统使用的是阴阳合历。为了调整阴历纪年和阳历纪年的误差,所以要进行置闰。
阴历纪年是以一个朔望月的周期为一月的,所以阴历记日非常方便,可以根据月相推日子,根据日子知月相。
因为月亮的运行周期是29.53日,所以太阴历就用大月(30日)和小月(29日)相间的方式来调整(因为那0.06日盈余,所以还会配置连大月),以保证月初必朔,月中必望。
阴历以十二个朔望月为一年的话,是354日或355日,这样会和以太阳回归年
(365.24219日)为一年的阳历年有11日左右的误差。所以为了调整这个误差,就要进行至闰,以十九年至七闰的方式。被置闰的那年就会有十三个朔望月。
这样就能完美地保证每个月份既能合于月相的规律,又很好地贴合每年四季和节气。这就是阴阳合历的伟大之处。
而公元历作为纯粹的阳历,其月份与月相无关,所以也不会有这个问题。公元历置闰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太阳回归年——365.24219日里面小数点后面的天数问题,所以四年闰一天差不多就够了。
再进一步问,为什么2020的闰月是闰四月,而不是其他月份?
现在的置闰原则是,如果遇到没有中气的阴历月,那么这个月就被定为前一个月的闰月。
那什么是中气?我们知道,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再细分为十二节和十二中气。其中——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为节。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为中气。
2020年的阴历四月是大月,有三十日,含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其中小满是中气。而四月后面一个月是小月,只有二十九日,但在这二十九日中只包含一个芒种,要到第三十天,也就是后一个月的初一才有中气夏至。那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就被置为闰月,即闰四月。
那么,为什么民间有“闰四月,吃树叶”、“闰四月,兆荒年”的说法?闰四月会导致“荒年”吗?
没有因果关系。因为农时是跟着阳历走的,所以属于阳历体系的节气可以指导农时,在阳历的体系下,一年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点是很稳定的,前后相差也就一两天。
但这个说法有它的原因。因为阴历记日方便,看月相就能基本确定今天是几日。农人也是过阴历的。小满所在的四月是青黄不接(陈粮已尽,新粮未熟)的时候,而一般的年岁,芒种是在阴历五月的,到了五月也正好是农事最繁忙,又收又种的阶段。
那现在在阴历的体系下,它多了一个月,感觉上多了一个青黄不接的月。但其实不是,芒种在闰四月,那么闰四月就是收麦子,南方插稻秧、北方种玉米、花生的时候,不必拘泥于五月。若是跟着阳历的节气走,就不会有这个困扰。
六月到,芒种来,
真心祝福要送到,
祝福你:
有六月的热情,
生活处处有阳光;
有收获的喜悦,
家庭事业事事顺;
有播种的希望,
披荆斩棘勇向前。
芒种芒种,
连收带种,
把健康种进身体里,
收获幸福美好;
把快乐种进心里,
收获知足常乐;
把梦想种进生活里,
收获多彩人生。
芒种芒种,
连收带种,
种上真心,收获爱情,
种上理想,收获事业,
种上好运,收获财富,
种上健康,收获平安,
种上祝福,收获真情,
芒种芒种,
祝愿相送:
送你快乐的桨,
愿你划向幸福的岸;
送你多彩的花,
愿你财运福运一起抓;
送你顺利的帆,
愿你事业家庭万事顺;
芒种芒种,
祝愿相送:
送走风雨天,
迎来六月晴,
送走烦心事,
迎来万事明,
送走繁忙,迎来轻松,
送走烦恼,迎来顺心。
芒种芒种,
健康相送,
天气渐热气温高,
心静自然暑气消。
身体就是本钱,
健康便是财富。
工作莫要太辛劳,
心情愉快最重要。
芒种芒种,
健康相送,
坚持早睡又早起,
补充水分要牢记,
饮食清淡更健康,
还要适当练身体。
遇事要记心态好,
保持平和莫计较,